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那些健身網紅沒告訴你的事

那些健身網紅沒告訴你的事

這裡要先說明一下,健身網紅不一定是健身教練,他們很多熱愛健身,分享自己健身心得,自己的訓練、飲食菜單。因為沒有在教課,不會親自接觸到學員。

我常遇到來上課的會員跟我說,那個誰誰誰都吃怎樣,誰誰誰都做什麼運動,甚至誰誰誰都不吃澱粉就瘦很多,所以決定打這篇文章,之後有人再問我!我就!把這篇文給他看🤣

一、適合他們的方法未必適合你

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作息,有的人可以每天訓練超過1小時、每週訓練超過5天,你可以嗎?有些人可能已經維持這樣的訓練模式5年以上,你有嗎?或者,當他們分享訓練菜單的動作,你保證你都會做而且做得標準嗎?如果不會,請先從基礎的動作開始學,不管是要自己看書、看影片研究,或是找教練上課都可以,先把動作練習好,再慢慢增加強度,才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受傷,也比較不會因為跟不上他們的訓練菜單半途而廢。

飲食的部分也是一樣,不是看別人怎麼吃,你怎麼吃。你們很可能性別不同,身高、體重、肌肉量、代謝量也不同,為什麼你會覺得可以照著吃、就會有一樣的效果?每個人光是對食物、口味的喜好就會有很大的差異,工作時間、活動量也都會因人而異。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適合的飲食方式。

二、對於體態和體重應有的心態

常常看到健身網紅們會po出自己的before & after ,告訴大家自己以前很在意體重數字,到後來比較在意體態,所以要大家別在意體重數字。這個觀念我很認同。
可是如果你現在很在意體重就是錯的嗎?如果你的體重和體脂都偏高,甚至威脅到你的健康,你還可以不在意嗎?

每個階段都會有對事情有不同的看法,我覺得在意體重並沒有錯,並不是要你整天去想為什麼我這麼重,而是去想怎麼樣可以讓自己更健康。當你開始運動、開始注意自己吃進去的每個食物,然後發現因為這樣,給身體帶來正面影響和體態變好,這些身體的反饋和體重機上的數字比起來,你就會發現自己慢慢不那麼在意體重機上的數字了!這些的改觀,都是從你「親身體驗」之後,才會有深刻的感觸。別擔心你現在的想法,都是過程。

三、有任何問題請找專業協助

很多人都把健身網紅當神,什麼事情都可以問他們,「我做硬舉會腰痠怎麼辦」「深蹲應該做幾公斤」「為什麼不吃澱粉還是沒有瘦下來」🤷🏻 🤷🏻 🤷🏻

疼痛問題請找物理治療師,健身問題請找教練,飲食問題請找營養師,這樣會事半功倍唷!


點這裡看Purpose Space最新方案/ 課程課表


此文出自:Purpose Space 健身教練 Nancy

這是他的粉專:健身教練Nancy

IG:@chou_826

 

發佈留言